公司新聞
工廠有了“發電組” 工業制造“綠意濃”|北方重工:融入生態理念 成為新文明建設者
10月18日,記者來到北方重工分管生產工作的總裁助理楊學松辦公室。
楊學松遞過來一份“十一”期間企業運行情況表,表中可見企業七天都在加班。“‘十一’成了我們加班加點的‘黃金周’,效率超過了平常,保住了重點產品交貨期。可貴的是,這幾天的用電保障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我們自己的光伏發電。用清潔能源,產節能產品,北方重工在金秋季節收獲了‘綠色’成果。”楊學松高興地說。
裝備制造企業還能發電?真是一件新鮮事,是真的嗎?
光伏發電 北方重工新“副業”
楊學松給記者一個企業光伏發電統計表:從1月1日零時到9月30日17時,北方重工光伏發電量累計達2090萬度電,而這段時間企業用光伏電量為806萬度電,另有1284萬度電并網提供給了社會。
通過光伏發電,北方重工不僅自己用上了清潔能源,還為社會提供清潔電能。
北方重工是中國裝備制造開拓者,享有“中國重機工業搖籃”的美譽,曾經填補上百項國家空白,在隧道工程裝備、礦山裝備、冶金裝備、散料輸送與裝卸裝備、煤炭機械、電力裝備、建材裝備、石油壓裂裝備、環保裝備、現代建筑裝備、鍛造裝備、傳動機械等眾多領域多有建樹。
在對中國工業化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,如何降低能耗減少污染,一直以來是企業思考的社會問題。2017年,北方重工制定了綠色發展戰略,采取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沈陽企業中率先上了新能源項目——光伏發電。
當年,北方重工在占地面積近25萬平方米廠房上建了光伏設施。這個當年投入數千萬元項目,后來產生了巨大的效能:平均每年發電量超2500萬度電以上,每年富余發電量達1000余萬度電,幾年下來北方重工累計為東北電網供電多達4000萬度電,昔日用電大戶變成了“發電廠”,企業實現了清潔能源的自給自足。
“綠色”戰略 技術驅動產品“綠意”盎然
也就在光伏發電的同時,北方重工還制訂了融入綠色理念的產品發展之路——用最先進的技術提升產品品質,不斷推出更節能降耗產品,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。
近些年來,北方重工先后推出螺旋立式磨機、節能環保環冷機、自移式伸縮環形堆料機、礦渣磨、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等節能環保產品,僅此就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達數十萬噸。此外,一批新的低耗能、無污染產品正在研發之中,將陸續走向市場。
在企業現場,記者看到了一臺即將發往客戶的產品——螺旋立式磨機。北方重工設計研究院院長葉龍對記者說,該產品比傳統產品節能25%,以保守市場應用50臺計算,每年可節約用煤達數十萬噸,對環境污染大為減少。
生態理念 做“雙碳戰略”的先行者
采訪最后一站,記者來到北方重工總裁張斌的辦公室,發現他正在閱讀有關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方面的報道。
企業有千頭萬緒的工作要做,為啥還關注最新的社會話題?
“面向高質量發展,走向發展的新境界,企業要有社會責任和前瞻眼光,在國家戰略中尋找最好商機。目前,中國環境不斷向好發展是大勢,如果把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大勢結合起來,就可能創造新的商機。”張斌回答了記者的疑問。
在關注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中,張斌也有新的想法:北方重工要把最新的生態環保理念納入企業發展戰略、產品設計、生產制造、市場服務的全過程中,在為“綠水青山”作貢獻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。
“我們不僅要成為‘綠水青山’的守護者,還要成為生態文明的重要建設者!”張斌底氣十足地說。